- 四種施處
- ﹝出瑜伽師地論﹞ 〔一、 有苦者〕, 謂貧窮乞丐盲聾殘疾無依倚者, 如是等類, 名為有苦, 故宜施之。 〔二、 有恩者〕, 謂凡於我有恩德者, 故宜施之。 此施非是菩薩之行。 菩薩行施, 豈分有恩無恩也。 (菩薩,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, 華言覺有情。 ) 〔三、 親愛者〕, 謂凡於我有親情眷愛者, 故宜施之。 此施亦非菩薩之行。 菩薩行施, 怨親平等, 豈分親與不親也。 〔四、 尊勝者〕, 謂世間之人, 推為賢善者, 及能離貪欲瞋恚愚癡而修行者, 如是等類, 名為尊勝, 故宜施之。 此施亦非菩薩之行。 菩薩行施, 見卑劣者愈當施與, 豈分勝與不勝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